这也就是说,或许在不久的将来,当人们在苹果地图上搜索“汉堡”或“炸鸡”等关键词时,排序靠前的结果可能会是竞价过后的结果。苹果甚至可能向广告主出售地图特定位置的“突出显示”功能,使其获得更显著的曝光。
虽然这一计划尚无更多确切信息,但苹果的跃跃欲试无疑让人再次关注的“地图营销”这一“冷门领域”。说其冷门,主要是相比于社交媒体、电商广告,地图广告的体量完全不值一提,但正因为其“偏安一隅”,才有着成为高杠杆营销洼地的可能性。
据Investopedia的测算,2023年谷歌地图广告收入约为110亿美元,2024年预计接近翻倍,在谷歌广告总收入里占比预计可以达到7%左右。而据阿里巴巴上月发布的2025财年第三季度财报,高德地图首次实现盈利,阿里管理层希望未来高德能成为生活服务的入口。
入口即流量,有流量的地方就会有营销。
地图营销杀手锏:流量+场景+精准
地图营销之所以可行,最基本的逻辑在于它满足在线广告的所有要素:流量、场景、精准,一个都不缺。
流量上,地图App可谓量大且优。相比于社交/内容属性,工具的刚需属性让流量粘性更强。
QuestMobile报告显示,截至2024年9月,高德地图的月活跃用户数量已经突破8亿大关,在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中排名第四,仅次于微信(10.5亿)、淘宝(9.2亿)和支付宝(8.9亿),超过了抖音的7.66亿。而地图应用的头部效应也格外明显,艾媒咨询的报告显示,2024年网民使用最多的地图App依次为高德、百度和腾讯地图,占比分别达到46.17%、36.96%和28.83%,大幅领先其他同类应用。
除了自身的流量,背靠超级生态,地图应用一方面能以“入口”的角色去整合背后的生态资源,把工具流量引到生态的其他场景中;另一方面也能以配角身份配合超级APP的整合营销,作为流量的补充和体验的增色。
比如高德地图就联合天猫共同打造了“博世超级品牌日”活动,线上全渠道广告投放扩大品牌声量;搜索联动品牌地图,吸引用户关注;同时给线下活动展馆引流。最终实现了品牌曝光量月环比增长8倍以上,导航到店量月环比增长5倍的效果。